4000-520-616
欢迎来到免疫在线!(蚂蚁淘生物旗下平台)  请登录 |  免费注册 |  询价篮
主营:原厂直采,平行进口,授权代理(蚂蚁淘为您服务)
咨询热线电话
4000-520-616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
新闻详情
2010 版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指南精萃与点评(一)
来自 : 发布时间:2011-08-18

2010 版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显示,在 2006 年的调查中,我国 1~59 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携带率已经降低到 7.18%, 在 5 岁以下儿童中,更是降低到 0.96%。我国已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 感染高流行区进入到中流行区。根据新数据推算,我国现有慢性 HBV 感染者约 9300 万人,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 2000 万例。 这与我国预防 HBV 感染措施得力密切相关。近 5 年来,预防 HBV 感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,2010 版《指南》在预防方面作了重要更新。在本版,我们摘要刊登 2010 版《指南》中的预防部分,并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来教授点评,敬请关注。

乙型肝炎疫苗预防

接种对象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,其次为婴幼儿,还包括 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(如医务人员、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、托幼机构工作人员、器官移植患者、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、易发生外伤者、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、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)。

接种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要接种 3 针,按照 0、1、6 个月程序进行,即接种第 1 针疫苗后,间隔 1 个月及 6 个月注射第 2 及第 3 针疫苗。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 24 h 内接种,越早越好。

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24 h 内尽早(最好在出生后 12 h)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(HBIG),剂量应≥100 IU,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0 μg 重组酵母或 20 μg 中国仓鼠卵母细胞(CHO) 乙型肝炎疫苗,在 1 个月和 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,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(Ⅱ-3)。也可在出生后 12 h 内先注射 1 针 HBIG,1 个月后再注射第 2 针 HBIG,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 针 10 μg 重组酵母或 20 μg CHO 乙型肝炎疫苗,间隔 1 和 6 个月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。新生儿在出生 12 h 内注射 HBIG 和乙型肝炎疫苗后,可接受 HBsAg 阳性母亲的哺乳(Ⅲ)。

HBsAg 阴性母亲的新生儿 可用 5 μg 或 10 μg 酵母或 10 μg CHO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;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,剂量为 5 μg 或 10 μg 重组酵母或 10 μg CHO 乙型肝炎疫苗。

成人建议接种 20μg 酵母或 20μgCHO 乙型肝炎疫苗。

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(如 60 μg)和针次;对 3 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 3 针,并于第 2 次接种 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后 1~2 个月检测血清中抗 -HBs 滴度,如仍无应答,可接种 1 针 60 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。

接种效果

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 12 年,因此,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 -HBs 监测或加强免疫。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 -HBs 监测,如抗 -HBs<10 mIU/ml,可给予加强免疫(Ⅲ)。

切断传播途经

大力推广安全注射(包括针灸的针具),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(standard precaution)原则。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、刮脸、修脚、穿刺和纹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。应注意个人卫生,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。还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,对于性伴侣为 HBsAg 阳性者,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;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,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。

对 HBsAg 阳性的妊娠妇女,应避免羊膜腔穿刺,并缩短分娩时间,保证胎盘的完整性,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。

意外暴露后 HBV 感染的预防

在意外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,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。

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血清 HBV DNA、HBsAg、抗 -HBs、HBeAg、抗 -HBc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,并在 3 和 6 个月内复查。

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,且已知抗 -HBs≥10 IU/L 者,可不进行特殊处理。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,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,但抗 -HBs<10 IU/L 或抗 -HBs 水平不详,应立即注射 HBIG 200~400 IU,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1 针乙型肝炎疫苗 (20 μg),再于 1 个月和 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 2 和第 3 针乙型肝炎疫苗(各 20 μg)。

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

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,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,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 HBsAg、抗 -HBc 和抗 -HBs 检测,并对其中的易感者(该 3 种标志物均阴性者)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。

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 HBV DNA 水平,而与血清 ALT、AST 或胆红素水平无关。

对慢性 HBV 携带者及 HBsAg 携带者,除不能捐献血液、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,可照常工作和学习,但应定期接受医学随访。[4340301]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魏来教授点评

2010 版《指南》继续提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是最根本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

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象中,增加了 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。增加该项目的原因是,我国以往 HBV 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(占 30%),幼儿时期的感染占 65%,青少年成人占 5%。而在发达国家,如美国,青少年、成人时期的感染则占 60%,围产期占 15%,幼儿时期占 12%。在我国对新生儿和婴幼儿大力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的情况下,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就成为目前未接种疫苗的最易感人群了。因此,国家卫生部于 2009 年宣布,在今后一段时间,在全国范围内,对 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。进一步降低该人群的 HBV 感染率。

在 2010 版《指南》中,关于 HBsAg 阴性母亲新生儿的接种酵母疫苗剂量,增加了 10 μg 的剂量推荐。而 2005 版《指南》对酵母疫苗剂量仅推荐了 5 μg,当时是受早先我国疫苗产量较低所限。

对于 3 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,2010 版《指南》仍保留“可再接种 3 针,并于第 2 次接种 3 针乙型肝炎疫苗后 1~2 个月检测血清中抗 -HBs”,增加了“如仍无应答,可接种 1 针 60μg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”。这些都是源自国际上的循证医学证据(即高剂量高免疫应答)。

2010 版《指南》中继续保持“ 新生儿在出生 12 h 内注射 HBIG 和乙型肝炎疫苗后,可接受 HBsAg 阳性母亲的哺乳”和“对 HBsAg 阳性的妊娠妇女,应避免羊膜腔穿刺,并缩短分娩时间,保证胎盘的完整性,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”。关于这两点,其本身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并不是特别高。但这两个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,2005 版《指南》和 2010 版《指南》中还是清晰地加以描述,其主要依据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。

对于羊膜腔穿刺和传播的问题,2010 版《指南》推荐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羊膜腔穿刺,而针对临床实际需要羊膜腔穿刺时,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处理。

增加和强调了 HBV 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

在传播途径中,2010 版《指南》未对传播途径进行修改,增加和强调了“HBV 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”,仍强调日常学习、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HBV。实际上该部分更多的是考虑针对非专科医师的,同时还在于强调学术团体对社会的责任。具有一定的纠正错误认识的意义。这也是 2010 版《指南》中特别增加和强调“HBV 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”的原因。

标准防护要规范

在传播途径一节中,2010 版《指南》继续保留标准防护,增加了英文注解 standard precaution。标准防护译自 standard precaution,增加英文注解的目的是便于读者溯源。1985 年,sandard precaution 最初来自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,现已广泛用于医院感染的控制。

本文链接: http://cheneylime.immuno-online.com/view-630566.html

发布于 : 2011-08-18 阅读(39)
公司介绍
品牌分类
催化剂和助剂 Others
联络我们
服务热线:4000-520-616
(限工作日9:00-18:00)
QQ :1570468124
手机:18915418616